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吴卫卫
习主席强调,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衡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尺。一路走来,我们党以铁腕纠治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以优良作风凝聚民心、锻造队伍。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把准作风建设深走实落的着力点,以作风建设扎实成效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动真碰硬、深挖根源。作风建设难在防止反弹,贵在深挖根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仍有一些作风顽疾纠而复生、久治不愈,毒害党的肌体,损害党的形象和事业,必须坚持动真碰硬、直击要害、深挖根源,直至斩除病根。对于沉疴宿疾,要敢于直面问题,紧盯“四风”新动向、新表现纠风除弊,深挖严治各类隐形变异问题,特别是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要保持高度警觉,不因问题敏感而回避,不因牵涉利益而退缩,不因顾忌人情而姑息。要下大力深查细究、起底断源。作风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利益勾连。要由表及里、深挖起底,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利益动机和驱动机制,查找潜藏在深处的根源性问题,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强基健体。要敢于动真格,严肃执纪。加强党委巡察、审计和纪检监察力度,持续深化相关领域整肃治理,不搞“下不为例”,不搞“法不责众”,不搞“网开一面”,推动情况见底、问题见底、整改见底。
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从己做起,是无言的要求、无声的号召。一路走来,我们党从“关键少数”着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和改进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掌握作风建设主动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由上而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引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呈现新气象。历史和实践证明,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层层带动,才能推动作风建设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延伸,从“点上突破”向“面上开花”拓展,让作风建设成效直达基层。新征程上,加强作风建设,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的辐射带动作用,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对作风建设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通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带头转变和改进作风;要抓好《关于加强对主要领导和党委班子监督的意见》贯彻执行,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长效机制,督导各级严纠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问题,以管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抓早抓小、抓细抓实。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习主席指出:“在作风问题上,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抓小,是为了防止问题由小及大;抓早,是为了风险前置、阻断质变。翻看一些落马干部的忏悔录,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违纪违法多从一张购物卡、一次推杯换盏开始。看似不起眼的一次“伸手”,往往是思想防线松动的开始。实践证明,只有在小事小节上筑牢堤坝,才能在大是大非上守住原则、站稳立场;只有在无“患”之时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才能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以来,从禁公款送月饼,到禁公款购买贺卡,再到禁公款送年货节礼,体现的正是这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严肃态度。新征程上,抓作风建设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消于未发、止于未萌。要以“小切口”破题,从一顿饭、一杯酒、一张卡、一条烟等具体问题抓起,在一件件小事中划红线、明界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不断纯正作风环境;要紧盯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敢用、善用、常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大喝一声、猛击一掌,及时提醒、警示慑止,把功夫下在平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习主席指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针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深化作风建设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使改进作风在全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从“当下改”到“长久立”、从“破旧习”到“树新风”的跃迁。筑牢思想防线,让“不想”成为自觉。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领认识,以思想自觉推动行动自觉,以优良作风干事创业。扎紧制度笼子,让“不能”成为常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作风建设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及时将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固化为制度要求,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不敢”的震慑。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形成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氛围。(吴卫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