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群众满意”标尺 量“实干成效”长短
首页> 党建频道> 综合报道 > 正文

以“群众满意”标尺 量“实干成效”长短

来源:千龙网2025-10-30 16:47

  作者:沙英林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深刻论述,点明了群众满意与否是政绩评判的终极标准,是丈量党员干部实干成效最客观、最公正的标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群众满意”这把标尺却常面临量不准、用不实的困境,致使一些所谓的“实干”偏离正轨、难孚众望。新征程使命如山,广大干部必须校准并用好“群众满意”这一根本标尺,真正量出实干成效的虚实长短,在为民造福中践行初心使命。

  校准“价值坐标”,坚守为民初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些干部工作中“目中无人”,或沉迷于“材料漂亮”的文字游戏,或满足于“领导点头”的短期效应,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抛诸脑后。此般偏差,根源在于宗旨意识淡薄、政绩观错位,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割裂开来。校准坐标,必须从思想源头入手,牢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将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从灵魂深处回答好“为何而干、为谁而干”的根本问题。

  深入“基层课堂”,精准感知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然而,现实中度量“群众满意”的尺子却时常失灵。有的习惯于“隔着玻璃看”,调研变成“调演”,听不到真话、察不到实情;有的止步于“信箱问卷问”,将复杂鲜活的民意简化为冰冷的数据百分比。这种隔阂,本质上是群众路线践行不力、能力方法欠缺所致。深入课堂,必须沉到一线“接地气”,走进群众“唠家常”,用“脚底板”丈量民情,以“心连心”感知民意。要畅通多元反馈渠道,完善民意收集机制,既听“顺耳话”也纳“逆耳言”,在零距离接触中精准把握群众“满意”的真实成色。

  聚焦“实绩考场”,兑现惠民承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群众满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但一些工作却陷入“落实空转”:承诺多多、兑现寥寥,声势浩大、成效了了,使“群众满意”沦为口号标语。此般落差,反映了担当精神的缺失和执行能力的不足。聚焦考场,关键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效”字上求突破。要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敢于向痛点难点堵点“亮剑”,将“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转化为“机遇清单”。要健全“群众评议”机制,让百姓成为工作成效的“主裁判”,以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换取真真切切的满意口碑,确保干的每一件事都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唯有真正将“群众满意”这把标尺贯穿于实干全过程,量准初心纯度、量实担当作为、量出公仆本色,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沙英林)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