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南双峰县:抓党建强基层 谋发展惠民生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地方党建 > 正文

湖南双峰县:抓党建强基层 谋发展惠民生

来源:《党建》2025-10-22 09:33

  作者:刘文韬(《党建》杂志社总编室主任)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是革命老区县。近年来,双峰县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注重抓党建强基层,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在巩固政治生态、壮大县域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让这片红色热土焕发蓬勃生机。

  在巩固政治生态上发力,积极营造良好环境

  双峰县委坚持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学铸魂加强理论武装,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成为常态,用严的基调、实的举措涵养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以学铸魂,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县党员、教育人民。坚持领导带头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扎实组织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促进干部主动学,积极创建“学‘习’进行时”干部学习讲堂;动员群众广泛学,常态化组织县委宣讲团、专家学者、志愿者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牢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

  以实选人,激活干部动能。县委鲜明树立选贤任能导向,大力评选“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干部,择优选拔年轻干部进入县直部门及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让实干者有奔头、有为者有地位,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好的优秀干部从基层脱颖而出,带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

  以严立规,守牢发展底线。县委坚持把解决群众关切作为工作出发点,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零容忍”。某学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县委书记第一时间督办,相关部门彻查到底,对涉事人员依规依纪严肃追责,推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严肃查处干扰群众生产经营行为,让经营主体心无旁骛谋发展。

  在壮大县域经济上发力,努力提升发展动能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双峰素有“中国农业机械之乡”的美誉,是农业大县。县委强化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兴产业、抓项目、强振兴,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三级书记抓振兴,“一村一策”壮大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县委书记带头深入全县523个村(社区)开展实地调研,为村集体经济“把脉开方”、造血赋能。乡镇(街道)书记遍访村社、现场问效,各村党支部书记逐家入户、一线纾困。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全县推行“一村一策”,盘活村级闲置资源。青树坪镇黄田凼村利用废弃红砖厂建设石材工业园,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井字镇铜梁村流转荒山建成油茶林,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让“闲置资产”变成“增收活水”。

  县域产业“一盘棋”,精准定位激活新质动能。县委精准定位自身在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娄底“材料谷”建设中的坐标,以高新区扩区调区为契机,推动形成“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农机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打造南方丘陵山区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高地;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完成铸造产业综合整治,推广绿色工艺、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17家铸造企业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获评“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

  优化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筑巢引凤。县委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明确干部与企业交往边界,杜绝吃拿卡要,主动当好“服务员”。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堵点”,县委定下“企业进展第一时间掌握、困难最快速度解决、事项全程包保办理、环境共同营造”的规矩,推动入企检查频次大幅减少,水电气等要素成本稳步下降。在龙头企业引进科研人才时,打破常规为紧缺人才解决编制问题;在企业遇到资金、用地难题时,搭建“一站式”平台推动政策直达,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实施精准度,让投资兴业的企业主吃下“定心丸”。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发力,持续治理弱项短板

  人民群众在哪里,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就覆盖到哪里。县委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基层治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破解交通瓶颈,解决农民出行难。为了解决农村客运多年来“车况差、班次少、乱收费”等问题,县委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列为头号民生工程,在立下“群众得实惠、企业可持续、财政能承担”军令状后,全县7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用两个月时间完成254台私营客车的收购,投入110台新能源客车,票价直降30%,523个行政村(社区)被纳入“客运辐射圈”。在南北环线建设中,县委、县政府主动自我加压,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最终在2024年春节前顺利贯通,彻底解决春运期间交通拥堵难题,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补齐民生短板,优化服务保障。针对“看病难”问题,县委、县政府于2021年至2024年先后完成了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等整体搬迁新建,通过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共建医联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也已全面铺开,完成后将解决全县六成以上居民用水难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强化基层治理,夯实稳定根基。县委将信访积案化解作为民心工程,县委书记带头包联积重难案,通过“讲政策+送温暖”等方式,积极推动信访积案圆满化解。有一名“老上访户”因房屋拆迁心结难解,县委组建专班,县委书记多次接访沟通,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又耐心疏导其情绪,最终圆满解决,带动当地形成“依法诉求、理性表达”的良好氛围。推动现代智能技术与传统治理相融合,用活“片组邻”三长制,对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处置,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