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伊利集团:坚持党建引领 以产业实践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企业党建 > 正文

伊利集团:坚持党建引领 以产业实践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5-07-04 10:04

  近年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党和国家部署的兴边富民行动,探索走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助力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锚定兴边富民目标

  近日,伊利集团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1234金字塔”党建工作引起关注,被认为“为非公领域党建工作树立了示范样板”。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践行‘不忘初心跟党走经济发展作先锋’工作理念,将以‘一中心’‘两促进’‘三主动’‘四融合’为特点的‘1234金字塔’党建工作模型作为依托。”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党委指引方向,工厂牧场党支部发力互促,先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巴彦淖尔和宁夏吴忠等地打造产业链党建联合体13个,联结乡村近40个,辐射农牧民近3万人。

  坐落于呼和浩特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凭借其规模与智能化优势以及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引进上百项目,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近万个优质就业岗位。宁夏伊利乳业生产基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效辐射带动吴忠及周边地区,促进上下游行业协同发展,引领当地农牧民迈向富裕生活。

  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压实责任精准帮扶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伊利集团将责任聚力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党建带群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压实到位。

  “通过开辟引领式、矩阵式、融合式党建方法,伊利实现了工厂建设到哪里,党组织覆盖到哪里。”伊利集团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政治核心、坚强堡垒、先锋队伍、作用发挥”四个维度,伊利集团党委紧抓基层党支部建设,培育了“创新研发”“奶源服务”“精益生产”等一批特色党支部。集团党委下设的96个基层党组织共有6800余名党员,通过筑牢党支部“红色堡垒”,构建技术服务、资金支持、风险共担、优质饲草、奶牛品质、赋能提升、数智化“七个利益联结”机制,与遍布全国的560万养殖户和农牧民紧密联结,以精准帮扶铺就增收致富路。

  筑牢思想宣传阵地,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更是扎根边疆民族地区企业的使命。

  伊利集团依托“伊利智慧党建生态系统”,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伊心向阳’的党建带群建措施,‘伊家亲’文化节的举办让每个人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有了切身体会。”伊利集团一名基层党员说。

  在集团党委的推动下,伊利学生饮用奶推出“民族团结进步语录主题包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在“润物细无声”中播下团结的种子。满载着“伊利营养2030”关怀的牛奶箱,送到边疆牧区孩子的手中;安全课堂,在村寨的教室里点亮智慧的灯火……从北疆草原到云贵高原,伊利公益项目覆盖全国25省区,惠及近70万各族儿童,架起了一座民族团结“连心桥”。(供稿:伊利集团)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