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硝烟中诞生的上党银号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硝烟中诞生的上党银号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06-13 17:35

  作者:屈欣(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1938年8月,为了发展根据地经济,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省沁县创办了上党银号。上党银号以及其所发行的上党票,在打击伪钞、刺激生产、调剂金融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晋东南根据地的战时经济稳定和发展,且积累了一定的货币斗争经验,为后来冀南银行的成立和发展积累了经验。

  创立于危难之际

  1938年4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带领晋东南军民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恢复并发展了以沁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随后中共冀豫晋省委随同总部也返回山西省第三专属所在地沁县。

  1938年8月,出于贯彻抗日根据地“独立自主”的建设原则以及发展根据地内部经济、稳定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实际考虑,中共冀豫晋省委决定成立自己的银行,掌握、发展根据地的财政。8月末,在根据地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以及山西省第三行政专署和第五行政专署的组织筹备下,上党银号在山西沁县正式创立。银号内部设有会计股、发行股、总务股和营业股等科室,归第三专署秘书处、财粮科统筹管理。外部设有印刷厂一处,负责办理纸钞、宣传小报、公文表格等的印刷业务。

  经过短时间的发展扩充,银号人员陆续配齐,有出纳员、兑换员、各股的干事、勤杂以及印刷、装订人员等,共计80余人。所有工作人员享受部队供给制待遇,穿军装。除了给正、副管理各配备一匹马之外,行政专署还给银号拨配冲锋枪4支、手枪2支、步枪8支,骡马6匹及铁皮保险柜1个,用于保障日常业务的正常开展。银号实际负责人为主管王贺五、副主管王干卿、会计股长刘大枪、出纳股长焦俊熙、总务股长范烈侯、营业股长李培云等人。

  1939年初,随着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大,上党银号又相继在长治、辽县、沁源等地设立分号。银号除发行纸币外,还开展了兑换、低利借贷、救济失业工人等金融业务,并与伪币进行了复杂的货币斗争。

  多面额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上党银号的基本任务是发行货币,活跃经济,筹划财务,扶持生产。上党银号发行的货币,称为上党票,这是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行最早的一种货币。

  上党银号创办时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个部分:其一是第三行政专署划拨的20万元财政经费,以法币和省钞作混合支付;其二是第三专署下辖各县集资上缴以及士绅富商的捐助,约30万元;其三是社会各界捐赠10万余元;其四则是阎锡山给晋东南抗日军民部队的供给经费。通过经费划拨与军民自筹,上党银号总计筹资近百万元,为纸币的发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秋,上党票正式印制,由银号副管理王干卿全权负责。建设之初,计划按照三专区总人口平均每人3元的数额发行上党票,总发行金额共300余万元。印制的面额分别为伍元(红版)、壹元(蓝版)、伍角、贰角、壹角5种。其中,伍元、壹元为本币,伍角、贰角、壹角等小额钞票为辅币。

  1939年3月,为适应流通和使用的需要,上党银号决定在本币和辅币的基础上,发行分单位辅币。随即在沁县桃卜沟增印壹分、贰分、伍分三种辅币。不过,由于当时局势紧张,这些以分为单位的辅币夭折于萌芽之初,未能上市流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党票的布局规模与流通范围。

  从钱币式样和印制过程来看,上党票已经初步具备了近代纸钞的特点和要素。所有票面上印有“上党银号”4个篆字、防伪暗记以及经理、副经理的章印。印刷流程也非常严格。设计人员要先把设计好的钞票图稿精细地画在药板上,再反印在石料上,然后由专门刻版人员精心雕刻。工艺要求极其严格,没有任何的辅助设备,一刀刻错,整版报废。钞版完成后,装机印刷,上一遍油墨印刷一张,印刷工人再用水布抹一次版面。印成之后,经过清点验收,打上编号,盖上骑缝章,经发行股备案后方可发行。准予发行的上党币由上党银号发行股派专人押运,用驮骡走太行山路秘密送往沁县、屯留等地,然后再转往其他分号。

  上党票发行之初,因为信誉较高,又因有多种面额便于交易,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欢迎和广泛使用。上党票与法币、晋钞、银圆相同比价流通于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第三、第五两个专署所辖的28个县,流通区域覆盖晋东南地区两万多平方公里,300多万人口。后期,在晋南、晋中、冀南和太行山东麓的部分区县也曾流通使用,影响甚广。

  光荣完成历史使命

  上党银号成立后,曾在沁县郭村等地驻扎,之后由于形势紧张,为了防备日军进攻,银号又先后从沁县的北神山、龙泉寺搬迁到沁源县的陈家岭、崔家沟一带活动。1938年秋,由于对敌斗争的需要,上党银号及所属的印刷厂才从沁县的桃拨沟搬迁到沁源县的塔则沟,重新开展了各项业务,恢复了印刷厂的生产。银号从沁源桃拨沟搬迁前,先派了几名同志到塔则沟一带察看地形,并向当地老百姓了解了附近的情况,而后才派后勤人员到塔则沟选房。他们选了20多间住房,选择了印刷厂的机房,还选了马棚、草房。一切准备就绪后,银号及印刷厂才于当年深秋全部搬到塔则沟。印刷厂的机器是拆开后用驮骡运到塔则沟的。

  上党银号及其印刷厂在塔则沟期间,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都主动为银号办事。他们常常去沁县、屯留、安泽等地,为银号采购、驮运粮食及其他物资,居住在塔则沟附近桦树背的史来管则主动为银号做豆腐,并亲自送到伙房。妇女们则利用空闲为银号的同志们缝补、洗涤衣物。银号的同志也经常和老百姓拉家常,帮群众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在春种、夏锄、秋收农忙季节里,银号的同志们利用休息时间帮老百姓送粪、下种、锄苗、收割打场,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1939年7月,日军6个师团5万余人,分六路向晋东南发动第二次“九路围攻”。下属的第一〇九师团南犯交口,侵占了沁县县城,上党银号的生存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根据上级指示,上党银号与第三行政专署党、政、军机关部队共同进行战略转移,到外线打击日军。部队在转移途中与日军遭遇。八路军利用山林有利地形与日军浴血奋战,予敌重创,成功突出了日军的重围。

  上党银号总号再次跟随专署机关向沁源西部大林区转移。行至牛窑坪、韩家沟、姚家庄一带时,和日军发生激烈战斗。日军大“扫荡”结束后,上党银号随同决死一纵队继续战斗在沁源城南一带。但在战斗中,上党银号所带的几十驮账簿、钱钞都有散失,部分驮骡落入敌手,大量钞票也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但是银号的实力尚存,上党票也仍然在继续发行和流通。

  不久,根据形势需要,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划分为太行区和太岳区,在太行区党政机关的领导下,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黎城县小寨村成立,发行冀南本位币。1939年10月,冀南银行在山西黎城正式成立,突破敌人重围的上党银号工作人员及遗留财产相继并入冀南银行。尚在流通的上党票也“以田赋、税收和向冀南银行借贷的办法,按七折兑换收回”(据《新华日报》华北版报道,截至1942年1月3日,已收回上党币110万元)。至此,曾对山西抗战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上党银号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