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为基层减负其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借调干部问题。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提出要着力解决借调基层干部问题,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严控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工作人员。
对此,许多基层单位拍手叫好,也有人提出疑问:“难道借调都有问题吗?”其实,借调是指上级部门单位向下级单位借调干部协助开展工作,而借调人员的工资、编制、福利待遇均由派出单位负责。这本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式,能够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有利于基层干部积累经验、拓宽视野。然而,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有的单位任性借调、借而不调,导致借调变了味、走了形,造成基层压力变大,伤了基层干部的心。
比如,有的上级部门单位借调人数超过在编人数、借调时长超过规定时长,甚至“借而不调”,把基层精干力量和业务骨干“抽空”,造成派出单位“用人荒”;有的借调人员刚步入工作岗位,基层的板凳还没坐热,就被借调到上级部门单位开展工作;有的借调人员受到派出单位和借调单位的“双面夹击”,两边的工作都要干,造成借调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鱼和熊掌要兼得”。囿于种种怪圈,导致派出单位害怕借调“掐尖”“挖人”,不愿意推荐年轻干部参加学习锻炼,担心人才流失;而借调人员长期在上级部门单位工作,渐渐错失了在派出单位评优评奖、晋级晋升的机会,陷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窘境。
由此可见,为基层减负、为干部撑腰,借调不能任性,要多给借调立规矩。建立健全借调工作机制,严格借调人员管理,明确借调条件、借调流程、借调时限,不得借调试用期、服务期或任职期未满等干部,树立“该借多久就借多久、非必要不借调”的导向,为真正想锻炼、想进步的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渠道。完善借调培养机制,明确借调干部协助开展工作内容,为借调干部创造更多的培训、交流机会,切实为借调干部充电赋能。畅通借调干部沟通渠道,应结合派出单位实际,尊重派出单位意愿,合理借调干部,摒弃“说借就借”的不正之风,做到人尽其用、人岗相适。注重借调干部监督管理,严格约束“八小时内外”的生活,防止出现“两不管”“两头松”现象。在规范借调制度流程的同时,基层单位也应想方设法留住干部,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务繁琐复杂,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要关心关爱干部的成长与困难,改善基层待遇,让基层干部心甘情愿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总之,借调不应任性而为,而应成为人才交流的良好方式,全力打好规范借调工作“组合拳”,让借调成为推动个人成长的阶梯,而非“绊脚石”,为基层拧紧“人才阀门”,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确保基层高质量发展。(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