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岬嶂战斗:“顽强守备”的典型防御阻击战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三岬嶂战斗:“顽强守备”的典型防御阻击战

来源:学习时报2023-11-28 09:46

  作者:贺煜

  三岬嶂战斗,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红军第1军团第1师第1团在江西省黎川县西南的三岬嶂进行的一次阵地防御作战。此战,红军以一团之兵力阻击了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敌人,成为红军牵制部队坚决抗击和击溃数倍敌人的典型战斗。

  临危受命

  1934年1月下旬,蒋介石在镇压了福建事变后,重新调整军事部署,以16个师另1个旅、2个团为东路军,以25个师另2个旅、1个支队和3个团为北路军,全力“围剿”中央苏区。1月25日,北路军首先向建宁方向发起进攻。面对国民党军新的进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命令中央红军第1、第9军团迅速向建宁以北地区集结,并在第5军团配合下,反击由黎川地区向南推进之敌。2月9日,国民党军北路军以第14师为左翼,第94师为右翼,同时对红军第9军团第3师第7团防守的鸡公山发起猛攻。为支援红9军团作战,红1军团命令第1师先敌占领并守住鸡公山西北的军事要点三岬嶂,掩护军团主力开进。

  傍晚,第1师师长李聚奎接到军团命令后,急切地找来第1团团长杨得志,向他交代作战任务:“现在敌人有2个师的兵力向鸡公山攻击,为保障我军团支援红9军团的作战行动,军团首长命令我师抢占军团侧翼的三岬嶂。三岬嶂的位置很重要,一旦被敌人占领,将严重威胁我军的作战行动。你们团作为师先头部队即刻出发,一定要抢在敌人之前占领三岬嶂,从正面顶住敌人,坚决守住阵地。第2、第3团将分别从侧后、右翼攻击牵制敌人,配合你们防守三岬嶂”“请师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杨得志说完便转身离开师部返回红1团。

  回到团里,杨得志和政治委员符竹庭就作战任务及安排交换了意见,决定由他带第2、第3营先行,3营为部队前锋,符竹庭带第1营随后跟进。此刻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时间就是胜利,部队冒着绵绵细雨出发了。这时,天完全黑了下来。为了抢占三岬嶂,红1团全体指战员实施急行军,其间许多同志因山路泥泞湿滑摔倒了,但他们一声不吭,爬起来带着满身泥水继续往前赶。大家明白,如果让国民党军抢先占领三岬嶂,那么以一个团的兵力攻击数十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敌人,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抢占三岬嶂

  在距离三岬嶂二三里时,突然发现山上闪现微弱的灯光,前卫营3营营长尹国赤立刻将情况向团长杨得志报告。“难道敌人抢先一步占领了三岬嶂?”杨得志思考着,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只能作最坏的打算,发挥我军夜战近战的优势,趁敌不备夺取三岬嶂。于是他果断地命令尹国赤:部队加快速度前进,保持肃静。如有敌人要隐蔽接敌,打响后勇猛冲锋,一鼓作气全力将敌人赶下山去。部队很快就来到了山脚附近,3营指战员立刻散开成战斗队形,在营长尹国赤带领下悄悄向山顶摸去。接近山顶时,指战员们一跃而起猛扑上去,到了山顶一看并没有发现敌人。此时,团长杨得志和2营营长陈正湘率领2营也紧随其后冲上山来,不久政委符竹庭和1营也赶到了。至此,红1团顺利占领三岬嶂,初步完成师首长赋予的任务。

  9日19时许,我鸡公山阵地被敌第94师占领。杨得志、符竹庭得知情况后,知道敌人已经离自己不远了,需要抓紧时间抢修工事,准备天一亮抵御敌人的进攻。于是立即组织召开战前会议,根据三岬嶂地形特点及敌人可能的主要进攻方向,进行防御部署,确定由陈正湘率第2营坚守主阵地,同时要求各营做好战前政治动员工作。杨得志、符竹庭则按分工深入基层连队,检查指导阵地设置、工事修筑和政治动员、思想教育等工作。

  血战退敌

  三岬嶂位于黎川县西南与南丰县交界处,是一座海拔约500米、长不足千米的土石山。山虽然不大,但坡面坑洼不平,峭壁深沟交织,山上树木疏密不一、杂草丛生,山脚周围一马平川,易守难攻。由于山石较多而且坚硬,部队出发匆忙没有携带合适的工具,又恰逢阴雨连绵,给修筑工事带来了很大困难。红1团全体指战员迎难而上,连续奋战一整夜,用刺刀、双手从山腰到山顶修出几层卧沟、跪沟相结合的防御工事。同时,各营组织召开党团员会,详细阐述此次战斗的意义和任务,号召全体党团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普通战士团结战斗。

  10日拂晓,国民党军第94师通过空中侦察得知三岬嶂已被我军占领后,开始向我军阵地进行猛烈进攻,企图夺回三岬嶂。红1团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接连打退敌人数次冲锋。14时许,不甘心失败的敌第94师在第67、第14师等部的增援下,先是用飞机炸、大炮轰,而后再次向我军发起攻击。守卫主阵地的第2营,在营长陈正湘率领下,顽强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多路进攻。最后全营打得只剩100多人,连排干部伤亡近三分之二,弹药也所剩无几,但依然牢牢守住了阵地。当日傍晚,红1军团主力赶到。红1团奉命转守为攻,从正面对敌发起反击,协同主力部队将敌第94师等部全部击溃,取得战斗全胜。

  为表彰红1团的顽强战斗精神,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在《红星报》上撰写了一篇题为《把第一团顽强抗战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起来》的社论,号召军团全体指战员学习红1团英勇顽强、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此后,红1团相继参加了雪山岽、猫嘴峰等守备战,每次都击溃了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敌人,被中革军委授予“顽强守备”称号,红军总司令朱德在福建长汀大田屋接见并检阅了红1团。1934年8月1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授予符竹庭二等红星奖章,杨得志、陈正湘三等红星奖章。(贺煜)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创新中华文明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