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燕仲飞)“走咧走咧着,走远了,越呦的远下了,眼泪的花儿飘满了,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下了……”近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天山堂A501教室“花儿”的歌声飘出了校园,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撒丽娜为学生们现场演唱的《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近年来,在兰州大学通识选修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美育赏析》上,副教授燕仲飞将世界非遗“花儿”引入课堂,《抓蚂蚱》《绿韭菜》等经典“花儿”在教室响起,受到了学生青睐。
世界非遗“花儿”是西北甘、青、宁三省(区)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课堂教学教唱、非遗进校园展演,为传承基地传唱“花儿”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毛地个细雨呀,抓呀蚂蚱来嘛,二牡丹呀,二呀梅花来嘛,我看你呀是,哭哩嘛笑呀,哩吔……”两位学生演唱完《抓蚂蚱》,撒丽娜现场点评:“宁夏语言的特点在演唱‘花儿’中千万不能丢失,这也是世界非遗‘花儿’最扣动心弦的韵味和精彩所在。”
这堂课,“花儿”的歌声久久不息,100多人的课堂充满了优美动听的旋律。“‘花儿’不仅是世界非遗的活态传承民歌,而且是多民族共唱的民歌,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直接的表现方式。”燕仲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