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罗俊鑫(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一是富裕,二是共享,说通俗点就是“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合理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和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社会保障制度对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一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维护社会公平的功能,对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社会保障的本质是以创造和维护公平为目标的,它通过强制性的社会共享机制,能够对初次分配出现的收入差距和财富积累进行有效调节,进而促进社会平等,使整个社会财富分配格局走向公正,并沿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有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人民群众就能够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公平、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就没有社会的安定。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逐步向共同富裕社会迈进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追求财富增长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并重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维系的。
二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市场竞争带来的社会风险,对共同富裕具有制度保障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和解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的可靠“安全网”,是弥补市场失灵、消减经济危机影响的减震器,具有化解市场竞争风险的重要作用。有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人民群众就会有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就不会再惧怕生活风险,这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功能。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的转轨,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进一步加剧了优胜劣汰,决定了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需求十分强烈和迫切。这就需要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方式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以保护竞争中的弱者,给因遭遇各种风险造成经济损失的社会成员以收入补偿,帮助劳动者抵御年老、疾病、失业等各种社会风险。如养老保险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经济来源,医疗保险可以避免因病导致灾难性生活后果,失业保险能够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从多方面照顾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员,因而有利于缓和社会冲突和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反之,如果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人们就会生活在各种不确定的风险之中。只有社会保障安全网编织得越密,人民群众就越具有安全感。
三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有助于一部分人先富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或者对贫富差距扩大问题视而不见,社会公正、公平是不可能自动去实现的,效率也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公平更多体现在再分配环节,由政府运用社会福利和收入调节政策来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就是追求、创造和维护社会公平,无论是社会保险,还是社会救助,都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形式。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实现共享性的共同富裕。同样,社会保障发挥出了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使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沿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四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疾病、意外伤害以及失业的威胁,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劳动收入,从而危及劳动力的再生产。社会保障降低了市场经济活动中可能给个人带来的社会风险,保障了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了全民的社会安全感。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解决劳动者在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提升劳动者的地位,改善劳资关系,避免劳资关系失衡,减缓劳资矛盾和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还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存量,保障社会再生产所需劳动力的供给;也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五是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富裕,富裕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则需要社会稳定,而社会保障正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事实上,在影响社会稳定的众多因素中,社会成员的基本风险保障状况是最重要的一项,对这一类风险的有效处理,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安居乐业,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因此,社会保障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其次,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风险保障制度,但其实际受益者更多的是弱势群体,例如贫困者、受灾者、老年人、病人、失业者等,有效的社会保障能够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现实购买能力,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消费信心,从而增加全社会的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对标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达到全覆盖,仍有部分群体游离于制度之外;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保障仍存在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不同程度分割,制度碎片化比较明显;社会保障缺乏多层次的制度安排。
(一)坚持精准扩面,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推进全民共享。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其中“覆盖全民”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惠及全体人民的普惠性要求,这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我们要通过提高精准性来推进全民参保,重点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等重点群体,针对未参保群体,实施分类精准管理,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要切实解决社保关系的可流动性和可携带性,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保障他们权益,提升他们参保的意愿。另外,综合利用公安、民政、卫生健康、教育、司法等多部门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追踪研判,引导各类人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二)完善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提高待遇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因此,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与工资增长、物价增长指数相关联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让人民群众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逐步缩小群体间的基本保障待遇差距,增强制度科学性和合理性及可持续性。
(三)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这也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巩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养老保险,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另一方面,要重点做好职业年金工作,加强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职业年金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促进职业年金保值增值。第三支柱养老保险,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发展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每年缴纳上限为12000元。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推动个人养老金开展。
(四)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安全规范”,就是要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因此,要切实增强社会保障基金风险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只有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才能保证待遇发放,才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才能走向共同富裕。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导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承载了全体人民共同的期盼。我们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六)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服务均等。打造一体化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以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努力形成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保服务标准体系,使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行为具有统一标准;要加快推进社保数字化转型,全面融入信息化步伐,努力消除数据共享的难点与痛点,促进社保服务的升级换代;也要积极推动社保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借助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第三方平台,扩大服务供给,使基层老百姓能更加快捷、方便地享受优质的社保服务,给公众最直接的公平感受。
社会保障制度事实上已成为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有效制度保障,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功能,从而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