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央苏区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中央苏区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来源:学习时报2022-11-11 13:57

  作者:邓强、段刘娇

  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基本保障了苏区军需民食,初步形成了粮食流通管理体系,逐步培养起一支得力的粮食工作干部队伍,为革命战争时期做好粮食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有效巩固和壮大了苏维埃政权。

  开展土地革命彻底解放生产力。开展土地革命是八七会议制定的总方针之一。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就开始了土地革命的实践探索,起草发布了第一个土地大纲——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在此基础上,主持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得到苏区群众热烈拥护。为彻底解决土地问题,苏区党和政府领导开展了分田运动、查田运动,逐步确立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政策,对后来土地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苏区农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参加革命热情高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支援红军进行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据统计,1933年赣南、闽西等苏区农业生产同比增加了15%,闽浙赣边区增加了20%,远超当时的国民党控制区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多措并举提高粮食产量。一是开垦荒田荒地,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中央苏区先后颁布《开垦荒地荒田办法》《开荒规则与动员办法》,实行奖励政策,对工农群众开发的荒田荒地免征3年土地税,富农拥有开发的荒田荒地使用权,免征1年土地税。据统计,1933年中央苏区(江西、福建、粤赣、闽赣四省)消灭荒地21万担(一担田等于四亩)。二是兴修水利设施,解决粮食产量不稳的问题。中央苏区所在区域水利设施常年失修,每到汛期洪涝严重,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毛泽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他首次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每年都发布春耕计划,强调要兴修水利设施,保证农作物得到有效灌溉。三是广泛开展互助合作,解决劳动力、耕畜不足的问题。随着苏区大力开垦荒田荒地,耕种面积迅速扩大,农具缺乏、耕牛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逐渐显现。帮工组、耕田队以及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社等互助合作组织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耕畜不足的问题。四是推广先进种植技术,解决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问题。苏区党和政府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多种早谷、少种糯米,发布消灭“禾虫”的指导办法,利用石灰等简便易得的材料,积极推广病虫害防治经验。通过开展春耕、夏耕运动,改善种植技术,尽量做到“三犁三耙”,精耕细作,提高产量。适当增加杂粮种植,作为青黄不接时的主粮补充。

  形成系统完备的粮食流通管理体系。中央苏区地处山地丘陵,运输工具落后,交通非常不便,粮食流通不畅。为解决粮食流通问题,苏区党和政府创新粮食工作方法,颁布粮食合作社条例,建立粮食调剂局、粮食部、谷仓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组织,有效调剂粮食余缺。

  一是创办粮食合作社。早在1930年5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就开始了粮食合作社的探索。粮食合作社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粮食价格,减少剪刀差现象。农民自愿加入者即为社员,实行自主管理,政府不加干涉。所得红利按一定比例分配,同时免缴所得税。比如,在粮食收获季节,合作社以比市价略高的价格,向入社社员收买粮食,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以低于市价卖给入社社员。粮食合作社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央人民委员会于1932年8月,先后颁布文件规定,倡导成立粮食合作社。据统计,到1934年2月,中央苏区由群众集资创办粮食合作社10712个,拥有股金242097元,入股社员243904人。

  二是建立粮食调剂体系。1933年春,中央苏区部分地区发生粮荒,一时米价飞涨,粮食调剂局应运而生。同年3月,中央人民委员会发布了《为调节民食接济军粮》命令,详细分析了阻碍粮食流通的原因,决定成立粮食调剂局。各地粮食调剂局很快建立起来,至1934年3月,中央苏区各省、县、区和重要圩场均建立粮食调剂局,形成了完备的组织体系,全面负责苏区粮食粜籴、存贮、运输以及粮食分配等工作。

  三是成立粮食管理机构。1933年底,为加强对粮食工作的统筹管理,苏区中央决定成立粮食部,调剂局随之划归粮食部领导。1934年1月,粮食人民委员部成立,陈潭秋为首任部长。随后,各省、县、区逐级成立了粮食部,主要职能是进行粮食调查、收集、贮藏、运输及调节粮价等。粮食部成为苏区粮食工作的统筹管理部门,增强了红军及群众的粮食管理保障能力。

  四是建立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合作社与粮食调剂局成立后,各地开始建造、修理谷仓,储备粮食,并设立运输站,有计划地组织粮食运输。1933年5月,中央国民经济部成立谷仓管理委员会,负责收发、保存谷子,并详细规定谷仓管理的人员组成、具体管理办法,粮食储备体系初见雏形,提升了粮食流通效率,减少了粮食损耗,在稳定粮市、备战备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严禁贪污浪费粮食。一是自觉节约粮食。苏区干部、红军、群众同甘共苦,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自觉节约粮食,保证军队供应。

  二是大力开展借谷运动、节省运动、集粮运动。1933年春至1934年秋,中央苏区先后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借谷运动,向苏区群众借谷达100万担,很多群众卖粮不要钱、借谷不要还,主动退回政府发给的购粮款和借谷票,有力保障了红军及各级政府机关人员的粮食供给。

  三是杜绝多吃多占、铺张浪费,严惩贪污浪费行为。中央苏区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深入持久的反腐肃贪斗争。1933年12月,苏区中央颁发了第一部反腐法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明文规定了贪污浪费的量刑定罪标准,其中对贪污、倒卖粮食的犯罪分子惩罚尤为严厉。一名红军干部因倒卖了两担军粮,被军事法庭处以极刑,极大震慑了贪污浪费分子。(邓强、段刘娇)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 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