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两个确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因素
首页> 党建频道> 评论解读 > 正文

“两个确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因素

来源:锦观新闻2022-09-21 16:10

  作者:石仲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年7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对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就有的具体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恒心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认为,我们党自创建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但是,这一种说法,不仅建党时没有这个概念,并且在相当长时间也没有这样的表述。

  怎么认识这个问题?我做过历史考察。在创建时期党的纲领和以后不少届的党章上确实没有这个表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党没有这个思想。我们知道,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振兴中华”。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随后也提出“中华民族之复活”,与民族复兴是一个意思。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周恩来同志也很明确,在13岁时就发奋“为了中华之崛起”读书,留学日本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就说明,建党初始党的缔造者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是有的,并非后来追加的。语言表述是与历史背景、话语习惯有关的,是次要的。随着历史发展,这个思想愈益明确和强烈。毛泽东同志在抗战之初就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站起来了!在1950年代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以期实现民族复兴。在1960年前期,还提出用100多年时间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是我们党最早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描绘了民族复兴的宏伟愿景。在他指导下的党的十三大,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称谓,并且将他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路线图。他本人也使用了“振兴中华民族”概念。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才开始使用我们党现在的表述,指出: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显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与生就有的初心,也是百年奋斗坚定不移的恒心。

  “两个确立”是百年党史书写恢宏史诗的根本保证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核心思想,甚至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发表以来,“两个确立”成为媒体广传不衰、长播不疲的热词。坊间,也有不解之论。其实,它是百年党史经验最根本的归结。它的跃升可称得上党的百年奋斗之花。

  “两个确立”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得到新的跃升,是因为它对百年党史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起了根本性保证作用。回望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坚持“两个确立”有四大依据。

  一是历史依据。“两个确立”思想渊源于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始创于党的七大。1940年代初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弄清路线是非,就是要将全党思想统一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正确路线上来,以在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关头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第一个历史决议,作为延安整风的理论结晶,指出: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体系。这就是“两个确立”思想的最初源头。党的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同志的领袖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地位。我们党现在强调的“两个确立”,实际上是继承和弘扬了党的七大开启的优良传统。

  二是实践依据。党的七大以来,我们党遵循着“两个确立”思想,但主要在邓小平同志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 之后,才增强了“两个确立”自觉意识。6年前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同志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两者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建设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六中全会《决议》根据新时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更加充分地阐明“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决议》以新时代13个方面成就的“伟大飞跃”,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的实践依据。这也就是“两个确立”的实践依据。

  三是理论依据。六中全会《决议》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新的概括,将党的十九大论列“八个明确” 扩大为“十个明确”,与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十个坚持”在逻辑上贯通起来。“十个明确”扩容,除增加条目外,并对列举的原创性的理念、思想和战略的认知作了提升。从而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充分地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个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新的飞跃”的理论依据,也就是“两个确立”的理论依据。

  四是民心依据。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事实确系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建设也相应地取得了巨大成就,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但是,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8~39页。】特别是腐败案件的多发高发势头得不到遏制,令广大干部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履职后,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开展全面从严治党,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进步。特别是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压倒性胜利,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深得党心、军心、民心,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据美国民调机构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分别为95%和98%。这样高的满意度在西方国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这就充分说明“两个确立”的厚实群众基础,即民心依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两个确立”

  “两个确立”,既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结论,也是开创未来的时代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两个确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六中全会《决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指南意义来看,可以说是“两个确立”的结晶。因为这个《决议》是由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的,并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中全会《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不单纯是面对过去,而是贯通历史、现在、未来,特别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他在六中全会上介绍为什么要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考量时也说:就是要在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全面总结,使其能够指引新的航程。这个新的航程就是在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说明,作为“两个确立”思想结晶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南意义。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两个确立”思想。

  第二,从《决议》强化“两个确立”的决策看,无疑包含有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伟大的领航者,又有科学理论成为引领远航的光芒四射的灯塔,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开好局,把握好在两个百年交汇重要历史时刻的接力棒的意向。因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愿景的征程上,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这在最近的国际形势的变幻中看得更加清楚。应对这种巨变、突变,怎么驾驭?就需要强化“两个确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充分说明“两个确立”对党和国家发展的特别重要性。《决议》指出: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个论断是新时代10年来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历史结论。《决议》强调“两个确立”,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全党的定盘星,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前进道路的引领明灯,统一思想,坚定意志,增强信心,凝聚力量,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远航、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不迷航。这是开创未来的时代需要。历史的接力棒将这一棒接好了,就为下一棒树立了榜样,指引了方向。这样一棒一棒往下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也一定会实现!(石仲泉)

[ 责编:徐倩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 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