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谌玉梅(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边界创建的最后一块南方红色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于1934年11月正式形成,是在贺龙率领红三军开辟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完全丧失、红三军(红二、六军团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被迫转战湘鄂川黔边区背景下开创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也是我们党在云贵高原开辟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地域不大,但它的建立,不论对红三军、红六军团还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1933年12月,红三军被迫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后,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决定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等率领下,红三军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艰苦转战,寻找立足点。1934年1月,红三军进入湘西龙山、桑植、永顺、大庸、慈利等5县开展游击。同年3月,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领导开辟新苏区的工作。5月至7月,红三军进入黔东,开辟包括贵州沿河、印江、德江、松桃和四川酉阳在内的黔东革命根据地。7月21日,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贺龙、关向应等80人组成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宣布黔东红色政权的诞生。黔东革命根据地纵横200里,人口10万以上,对于红三军的整顿、发展壮大和红二、六军团的会合起到了重大作用,也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形成提供了依托。
红六军团是由任弼时、萧克等人率领的一支红军部队。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调集100万军队向各地红军展开进攻,其中50万军队于9月下旬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1934年7月23日,在打破第五次“围剿”希望十分渺茫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书记处、中革军委发出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创造新苏区的训令,意图让红六军团起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战略作用。以任弼时为首的湘赣省委、湘赣军区接到中央训令后,进行了各项紧张准备,于8月7日踏上了突围西征之路。面对敌人的重重围追堵截,红六军团敢于担当,不怕牺牲,共历时80多天,跨越敌占区5000多里,途经湖南18个县、市,由出发时的9700余人锐减为西征结束时的3300余人。
1934年10月24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的红六军团到达贵州省印江县木黄镇,与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三军胜利会师。这是一次伟大的会师、胜利的会师,是中国红军史上的一件大事。根据中央指示,11月26日湘鄂川黔省委在大庸正式成立,任弼时任书记,贺龙、关向应等为委员;又成立了湘鄂川黔省苏维埃政府,贺龙任主席,夏曦、朱长清任副主席;成立了湘鄂川黔军区,贺龙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委。由此,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不久,又建立了永顺、桑植、大庸、龙山、古丈、慈利等县的县、区、乡革命政权。12月10日,湘鄂川黔省委等机关迁至永顺县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横跨四省,全盛时期其根据地和游击区范围覆盖湘、鄂、川、黔边30余个县,人口逾百万。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到了党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充分表明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首选目的地,是孕育红二方面军的摇篮,是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
中央红军长征的首选目的地。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按最初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因此,部队基本上沿着红六军团走过的行军路线,即沿赣、粤、湘、桂省界的五岭山脉一直向西行进。国民党当局察觉后,在赣南、湘粤边、湘东南、湘桂边构筑四道封锁线,“追剿”军达16个师、77个团,对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当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当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遂在城步、新宁、通道、绥宁、靖县、武冈、芷江、黔阳、洪江地区构筑碉堡线,集结重兵,企图将中央红军一网打尽。若按原计划行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湘江战役后,党内对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北上湘西的原定计划,转向西到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去。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参会的多数同志赞成和支持毛泽东的建议。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毛泽东转兵贵州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并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会后,红军经贵州腹地向黔北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转折点正在到来。
孕育红二方面军的摇篮。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而作为三大主力红军的红二方面军,是在红二、红六军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这个摇篮中孕育出来的。1934年红二、红六军团在木黄会师时,红二军团只有4100余人,其中卫戍及伤病员200余人,共3700支枪,而红六军团只剩下3300余人,且伤病员就占了十分之一。任弼时、贺龙等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以此为依托,领导军民开展了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从战略上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前后坚持了两年的革命斗争,使红二、红六军团成长为逆势崛起并不断壮大的生力军。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决定突围转移时,已发展到4个师12个团,约2万人。其中,红二军团发展到9200多人,并且新成立了第五师(辖13、14、15三个团);红六军团发展到11000多人,新成立了第十六师(辖46、47、48三个团)。1936年7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指定红二、红六军团同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由此,红二方面军正式组成。
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参加长征的4支部队中,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西渡嘉陵江开始出发,由任弼时、贺龙等领导的红二、红六军团则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湘鄂川黔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1934年10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随即发动了著名的湘西攻势,有力牵制了敌军力量,策应了中央红军的突围。但随着根据地的日益壮大,也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1935年初,蒋介石和湘、鄂两省军阀集结40多个团的兵力,从三面分兵六路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湘鄂川黔苏区广大军民展开了一系列反“围剿”斗争,先后作战30余次,取得了陈家河、桃子溪、板栗园以及忠堡等战斗、战役的重大胜利,成功牵制了30余万国民党军,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向贵州的进军。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国民党蒋介石调集30万兵力,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围剿”。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研究分析敌我形势,决定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一路历尽艰险,终于1936年7月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经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等力争,并得到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许多干部、战士的支持,红四、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