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贵州省思南县位于乌江中下游,因水而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的美誉。近年来,思南县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千里乌江党旗红·碧水蓝天炼丹心”党建联建计划,以“一江清流”为目标,以构建“三色走廊”为抓手,不断深化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为建设乌江中下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致力组织提质,构建“红色走廊”
饮水思源感党恩,坚定不移跟党走。思南县坚持一面旗帜、多级联建,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一是组织联抓。建立多个机关党支部结对1个农村党支部的“N+1”党建联建模式,推动机关党建从“体内循环”向“流域共创”转变,联建机关党支部帮助结对村探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全面推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大力整顿村级活动场所牌子多、制度多、灰尘多“三多”问题,为基层减负松绑,为发展蓄势赋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实事联办。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不定期联系、走访、慰问结对村困难群众,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推行“村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村党组织采取入户走访、张贴公告、设立意见箱等途径,向生活困难党员群众、空巢老人等征集“微心愿”,编制服务项目和菜单,通过微信群发布,让联建党组织和党员自主认领并提供服务。持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减负稳岗、扩大就业、支持创业等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工作。三是人才联育。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推动实现第十一届村“两委”成员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目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乡村走家串户,把“要我干事”变成“我要干事”,在乡村振兴这个“练兵场”上埋头苦干、担当作为。创新开展2名干部共同联系培养1名村级后备力量的“2+1”结对帮带,设立新时代人才工作站,按照“定期培训、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向使用”的培养模式,帮助结对村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有效破解基层“人难找、人难留”瓶颈。
致力产业增效,构建“金色走廊”
乌江碧水贯南北,两岸青山变金山。思南县坚持一江联建、多方共赢,着力打造农村产业革命示范带,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是产业同推。探索强村带动弱村、中心村带动边远村、富裕村带动贫困村和组织同建、规划同步、产业同推、市场同谋、机制同建、利益同享“三带六同”村级区域联动发展模式,村党组织领办帮办集体经济企业,做到党建引领把方向、政府引导搭平台、市场带动增活力、村社合一强实体。借助联建单位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优势,帮助结对村宣传发动群众、选准产业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同时选派专家团队开展定点服务,帮助做好经营管理、产销对接,因地制宜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实现组织振兴和产业振兴同频共振。二是市场同建。充分发挥联建单位、在外务工人员等群体优势资源,通过农产品田园直购、产品认筹、网络定制等营销方式,打通“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周末蔬菜进社区”等销售渠道。同时,村集体经济负责人积极拓展外地市场,逐步构建起线上和线下、县内和县外相结合的多元化销售网络平台,补齐长期以来分散种植、销售路径不宽等短板,结对村农特产品销售利润净增30%以上。三是利益同享。旗帜鲜明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党建、大抓经济的实干导向,鼓励尊重民意、合理分配、多劳多得,推动村干部苦干实干、善作善成。出台思南县村级集体经济考核奖励办法,实行村干部报酬同集体经济发展创收挂钩,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村级层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吸纳群众就业、入股分红、流转土地、集体经济收益二次分配、发展村级公益事业等方式,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致力生态发展,构建“绿色走廊”
生态保护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思南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一水共治、共同参与,通过江地联合、政企联手,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乌江流域治理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河道共管。把基层党建工作和乌江流域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深化“民心党建+河长制”,实行“党委统管、行业主管、基层助管、群众监管”河道管理模式,在沿江两岸实行村民小组网格化管理,组织党员群众定期开展巡河,严守乌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积极构建沿江湖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将境内乌江流域10公里沿线废弃露天矿山修复治理纳入环保考核,倒逼矿山全面修复治理,完成治理面积88.7公顷。汇入乌江的27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二是污染共治。建立“县级统筹、联建单位指导、村级党组织主导、广大群众参与”的治理机制,推动形成流域事务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管理的治理新格局。投入600万元完善防污码头、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铁腕推进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河道整治,健全完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深入推进乌江大峡谷、腾龙峡等旅游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养健身、水上旅游、山地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乌江旅游经济聚集地。三是航路共兴。通过省、市、县单位深度联动,积极推动思南港邵家桥港区大型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建设工程,同步完善沿江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推动船舶建造、水运服务、新型建材等产业在思南落地生根、做大做强。围绕提升乌江水运运能、形成规模运输、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助力黔货出山等做文章,推动乌江水运全面复兴,重现“黄金水道”的繁荣盛景。
(供稿单位:中共思南县委组织部)